• 常用
  • 网站
  • 文章
  • 查收录
  • 百度一下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大全 > 范文大全 > 总结与计划>校门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学校校门安全检查制度

校门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学校校门安全检查制度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8日 03:29:36

校门是守护校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关键屏障。建立科学、规范、严谨的《校门安全管理制度》是构建平安校园的基石。其目的在于明确管理职责,规范出入流程,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安全事件,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学习与工作环境。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整理出数篇详尽的《校门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以供参考。

校门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学校校门安全检查制度

篇一:《校门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校所有在职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学生家长、外来访客以及进出校园的所有车辆和物品。

第三条 校门安全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内外共治、严格规范、责任到人”的原则,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控与管理。

第四条 学校安全保卫部门是校门安全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日常管理工作。全校各部门、全体师生员工均有遵守本制度和维护校门安全的义务。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 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统筹校门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全保卫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与落实。

第六条 安全保卫部门职责:

  1. 严格执行本制度,负责校门值班、巡逻、验证、登记等日常安保工作。
  2. 配备并熟练使用必要的安防器械和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负责对校门值守安保人员的岗前培训、在岗指导和绩效考核。
  4. 密切监控校门及周边区域的动态,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果断处置突发事件。
  5. 管理和维护校门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及出入管理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6. 负责外来人员、车辆、物品的查验登记工作,严防无关人员和危险品进入校园。

第七条 值班安保人员职责:

  1. 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按时到岗,着装规范,佩戴标识,保持良好精神面貌。
  2. 熟知学校各部门分布及联系方式,掌握应急处置预案。
  3. 严格执行人员、车辆、物品的出入管理规定,做到逢人必问、逢车必查、逢物必检。
  4. 认真填写值班日志,详细记录各类出入信息及异常情况。
  5. 维护校门口的秩序,疏导高峰时段的人流和车流,防止拥堵。
  6. 对强行闯入、寻衅滋事等行为,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第一时间报告学校保卫部门和报警。

第三章 人员出入管理

第八条 教职员工管理:

  1. 教职员工凭本人有效工作证件(如校园卡、工作证)出入校门,值班人员应主动识别。
  2. 上课期间,教职员工因公或因私外出,须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备。
  3. 教职员工携带亲友进入校园,须按外来访客程序进行登记。

第九条 学生管理:

  1. 学生在上学、放学规定时间内,佩戴校徽或持学生证(或刷脸、刷卡)有序出入校门。
  2. 上课期间,学生原则上不得擅自离开校园。确需离校者,必须持有班主任或德育处签发的有效假条,并经校门值班人员核实、登记后方可离校。假条应注明离校事由、时间、批准人等信息。
  3. 对于无假条强行离校的学生,值班人员应予以劝阻,并立即通知其班主任或德育处处理。
  4. 住校生周末或节假日离校、返校,须严格遵守学校宿舍管理规定,凭假条或电子审批记录出入。

第十条 家长管理:

  1.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上课期间,家长原则上不得进入校园。
  2. 接送学生时,家长应在校门外指定区域等候,听从值班人员和护校教师的指挥,不得在校门口聚集、滞留,以免影响交通和秩序。
  3. 家长确因紧急事务需进入校园联系师生,必须提前与班主任或相关部门预约,经被访人确认后,在校门口办理访客登记手续,领取临时通行凭证后方可进入。
  4. 学校举办家长会、开放日等大型活动时,家长凭学校统一发放的通知或邀请函,在指定时间段内进入校园。

第十一条 外来访客管理:

  1. 所有外来访客(包括公务联系、工程施工、物资配送、参观交流等人员)进入校园,必须在校门口主动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2. 值班人员须通过电话或内部通讯系统与校内被访部门或被访人进行联系,核实访客身份及事由。
  3. 经被访人确认同意后,值班人员须详细登记访客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工作单位、来访事由、被访人、预计离校时间等信息,并发放“访客证”。
  4. 访客在校期间须佩戴“访客证”,遵守学校规定,不得进入与访问事由无关的区域。离开时须交回“访客证”,并由值班人员注销登记。
  5. 对于无正当理由、身份不明或拒绝登记的人员,值班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并保持高度警惕。

第四章 车辆出入管理

第十二条 学校内部车辆管理:

  1. 学校公务车辆、教职工私家车须在保卫部门登记备案,办理校园通行证,凭证出入。
  2. 车辆进入校园应减速慢行(限速5公里/小时),注意避让行人,并按指定路线行驶至指定区域停放,严禁在教学区、学生生活区鸣笛。

第十三条 外来车辆管理:

  1. 外来车辆原则上不得进入校园。
  2. 因公务、运输、维修等特殊原因确需进入校园的,须事先与校内相关部门联系,经学校保卫部门批准后,由值班人员查验、登记驾驶员信息、车牌号码及入校事由,方可进入。
  3. 进入校园的外来车辆必须服从安保人员的指挥,按指定路线行驶和停放,并于事毕后尽快驶离。
  4. 出租车、网约车等社会营运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第五章 物品出入管理

第十四条 物品进入管理:

  1. 外来人员携带大宗物品、设备或可疑物品进入校园时,值班人员必须进行询问和检查,确认物品属性及用途,并进行登记。
  2. 严禁将易燃、易爆、剧毒、管制刀具等危险品以及与教学活动无关的宠物、非法宣传品等带入校园。
  3. 快递、外卖等物品实行集中管理,配送人员不得进入校园教学区和生活区,应将物品送至校门指定的存放点,由师生自行领取。

第十五条 物品带出管理:

  1. 学校公共财物(如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等)需带出校门,必须持有学校资产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签发的出门条,注明物品名称、数量、规格、经办人、批准人等。值班人员核对无误后方可放行,并回收出门条备查。
  2. 学生携带大件个人物品离校,需经班主任确认,防止学生私自带走学校财物或发生其他意外。

第六章 应急处置程序

第十六条 对于身份不明、形迹可疑人员,值班人员应提高警惕,加强盘问,必要时报告保卫部门或报警处理。

第十七条 对于强行闯入校园或在校门口滋事、扰乱秩序者,值班人员应立即启动一键报警装置,并使用防卫器械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迅速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拨打“110”报警。

第十八条 发现校门口有交通事故、火情等突发情况,值班人员应立即采取初步处置措施(如设置警示、疏散人群、初期灭火等),并第一时间向学校及相关应急部门(交警、消防、急救)报告。

第七章 监督与问责

第十九条 学校安全保卫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校门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第二十条 全体师生员工若发现值班人员有失职、渎职行为,或发现校门管理存在安全隐患,有权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举报。

第二十一条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校内人员,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对于值班安保人员,将依据相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校外人员,将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参照国家及上级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篇二:《校门安全管理制度》

(岗位操作规程与流程化管理手册)

前言
为确保校门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本手册旨在为校门安保岗位人员提供一套清晰、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指南。所有岗位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循本手册规定的各项操作流程,确保校园第一道防线的绝对安全。

第一部分:岗位职责与行为规范

1.1 核心职责

1.2 仪容仪表与行为规范

第二部分:每日标准作业流程(SOP)

2.1 上岗交接流程

2.2 上学高峰期(早晨)作业流程

2.3 上课期间(平峰期)作业流程

2.4 放学高峰期(下午)作业流程

2.5 夜间及节假日作业流程

第三部分:特殊情况处置预案

3.1 无证人员强行闯入处置流程

3.2 发现疑似危险品处置流程

3.3 校门口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处置流程

第四部分:记录与报告

本手册为校门安全管理的标准文件,所有安保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卫部门将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篇三:《校门安全管理制度》

(基于全员参与和协同共治的责任体系)

第一部分:总纲——构建校园安全共同体

1.1 指导思想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一个由学校管理者、安保人员、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协同联动的校园安全管理新格局,特制定本制度。校门安全不仅是安保部门的职责,更是全体校园成员的共同责任。

1.2 核心目标

第二部分:各方责任主体与具体职责

2.1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决策与监督层)

2.2 安全保卫部门(执行与枢纽层)

2.3 德育处/学生处与班主任(教育与管理层)

2.4 全体教职员工(协同与示范层)

2.5 全体学生(自律与遵守层)

2.6 学生家长/监护人(配合与支持层)

第三部分:协同工作机制

3.1 定期联席会议机制

3.2 信息共享与通报机制

3.3 “家校警”联动护学机制

第四部分:评估与改进

通过构建这一全员参与的责任体系,将校门安全从单一的“防守”任务,转变为一项积极的、动态的、全员参与的“共同治理”工程,从而筑起一道更加坚实、更加温暖的校园安全防线。

特别声明

《校门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学校校门安全检查制度》更新日期为:2025-09-08 03:56:06;目前浏览的小伙伴达到酷奇猫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以及网站收录)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想了解查找更多总结与计划可以直接搜索查询。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381291555@qq.com

相关文章

最新网站

热门网站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