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
  • 网站
  • 文章
  • 查收录
  • 百度一下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大全 > 范文大全 > 总结与计划>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0日 12:15:58

随着医疗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医院信息系统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患者个人信息、诊疗数据以及医院运营管理数据。这些信息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隐私、医疗质量、医院的声誉乃至社会稳定。《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旨在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稳定的信息环境,保障医疗业务的正常开展,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社区服务计划的开展也离不开信息安全的支持。本文将呈现多篇《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总则

为规范医院信息安全管理,保障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护患者隐私和医院信息资产,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系统(EMR)、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远程医疗系统等,以及与这些系统相关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终端设备等。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员工、实习生、进修人员、外包服务人员等所有可能接触到医院信息系统的人员。

管理机构与职责

1.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信息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信息中心、医务部、护理部、财务部、设备科、保卫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负责制定医院信息安全战略、审批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协调重大信息安全事件。

2.信息中心

负责医院信息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信息安全制度的制定与修订、信息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与维护、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整改、信息安全事件的响应与处置、信息安全培训与宣传等。

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员岗位,负责具体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3.各业务部门

负责本部门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配合信息中心开展信息安全工作。

指定信息安全联络员,负责与信息中心沟通协调信息安全事宜。

信息安全管理要求

1.物理安全

机房应设置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消防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等,并定期检查维护。

未经授权人员不得进入机房。

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应放置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

重要设备应有备份。

2.网络安全

网络应进行安全域划分,不同安全域之间应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

应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及时修复安全漏洞。

应配置网络访问控制策略,限制非法访问。

应部署网络流量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流量。

无线网络应采用加密认证方式,并定期更换密码。

3.主机安全

服务器、工作站等应安装操作系统安全补丁,并定期更新。

应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

应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应设置强密码策略,并定期更换密码。

应定期进行系统安全审计,记录用户登录、操作等日志。

4.应用安全

信息系统应进行安全编码,防止SQL注入、跨站脚本等安全漏洞。

应进行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不同用户应分配不同的权限。

应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应对系统日志进行安全审计,记录用户操作、系统异常等信息。

应定期进行应用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及时修复安全漏洞。

5.数据安全

应对患者个人信息、诊疗数据等敏感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应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应对数据进行备份,并定期进行恢复演练。

应建立数据销毁制度,对废弃的存储介质进行安全销毁。

6.终端安全

应对终端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安装终端安全管理软件。

应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移动存储设备。

应禁止随意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

应定期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应设置屏幕保护密码,并设置自动锁定时间。

7.人员安全

应进行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应对新员工进行信息安全背景审查。

应对离职员工进行信息安全离职交接,注销其系统账号。

应与外包服务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其信息安全责任。

应定期进行员工信息安全考核。

8.外包安全

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和安全保障能力的外包服务商。

应与外包服务商签订信息安全协议,明确其信息安全责任。

应对外包服务商进行信息安全审计和监督。

应建立外包服务商退出机制,确保外包服务终止后信息安全。

9.应急响应

应制定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

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应进行事件调查和取证,分析事件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10.安全审计

应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审计,评估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应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审计记录应妥善保存。

监督与考核

信息中心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

医院将信息安全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对信息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

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制度由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篇二:《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前言

本制度旨在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和技术措施,构建一个全面、分层、纵深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信息安全威胁。

安全策略

1.最小权限原则:

用户仅被授予执行其工作职责所需的最小权限。

定期审查和调整用户权限,确保权限的合理性。

2.纵深防御原则:

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

即使某一层次的安全措施失效,其他层次的安全措施仍然能够提供保护。

3.安全意识优先原则:

将信息安全意识培训作为员工入职和日常培训的重要内容。

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体系

1.组织架构

设立信息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信息安全战略和政策。

设立信息安全执行小组,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各部门设立信息安全联络员,负责本部门的信息安全工作。

2.风险评估

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识别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和脆弱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安全审计

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审计,检查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审计内容包括用户访问日志、系统安全配置、安全事件记录等。

技术安全措施

1.访问控制

采用强密码策略,要求用户使用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实施多因素身份认证,如用户名/密码、动态令牌、生物特征识别等。

严格控制远程访问,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等安全接入方式。

2.网络安全

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等网络安全设备。

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阻止恶意攻击。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

3.数据安全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密算法。

实施数据脱敏技术,对测试、开发等环境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处理。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可用性和完整性。

4.终端安全

部署终端安全管理软件,实现终端设备的安全管控。

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移动存储设备和软件。

定期对终端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修复。

5.应用安全

采用安全编码规范,防止常见的Web安全漏洞,如SQL注入、跨站脚本等。

对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测试,包括静态代码分析、动态安全测试等。

及时修复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

安全事件管理

1.事件报告

建立信息安全事件报告制度,任何员工发现信息安全事件应及时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类型、影响范围等。

2.事件响应

建立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小组,负责处理信息安全事件。

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预案。

3.事件调查

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事件原因,评估事件损失。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事件总结

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形成事件报告,并存档。

根据事件总结,修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

持续改进

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医院将定期评估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附则

本制度由信息安全委员会负责解释。

篇三:《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概述

本制度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为原则,强调全员参与、分级负责、动态管理,旨在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信息安全组织与职责

1.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分管信息工作的副院长

成员:信息中心主任、医务部主任、护理部主任、财务部主任、设备科主任、保卫科主任等

职责:

审批信息安全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

监督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协调处理重大信息安全事件。

2.信息安全管理部门(信息中心):

负责人:信息中心主任

职责:

制定和修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

组织实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

负责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

开展信息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3.各业务部门:

负责人:各部门主任

职责:

负责本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配合信息中心开展信息安全工作。

监督本部门员工遵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4.信息安全员:

由信息中心指定专人担任。

职责:

负责日常的信息安全巡检和维护。

协助处理信息安全事件。

向信息中心报告信息安全情况。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资产管理:

建立信息资产清单,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等。

对信息资产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定期进行信息资产盘点。

2.人员安全管理: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信息安全背景审查。

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和考核。

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对离职员工进行账号注销和权限回收。

3.物理安全管理:

机房设置门禁、监控、消防等设施。

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机房。

对重要设备进行备份和冗余。

4.网络安全管理:

划分网络安全域,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等设备。

配置网络访问控制策略。

定期进行网络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

监控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5.主机安全管理:

安装操作系统安全补丁和防病毒软件。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配置强密码策略。

定期进行系统安全审计。

6.应用安全管理:

采用安全编码规范,防止Web安全漏洞。

进行应用安全测试和漏洞修复。

实施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7.数据安全管理:

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

实施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

对废弃数据进行安全销毁。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8.安全事件管理:

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响应机制。

制定应急响应预案。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对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9.外包安全管理:

对外包服务商进行安全评估和资质审查。

与外包服务商签订安全协议。

对外包服务进行安全监督和审计。

信息安全考核与奖惩

1.考核:

信息安全工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定期对各部门信息安全工作进行考核。

2.奖惩:

对信息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对违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造成损失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

附则

本制度的制定与修订,由医院信息中心负责,并经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执行。

特别声明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更新日期为:2025-03-31 08:24:08;目前浏览的小伙伴达到酷奇猫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以及网站收录)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想了解查找更多总结与计划可以直接搜索查询。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381291555@qq.com

相关文章

最新网站

热门网站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