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
  • 网站
  • 文章
  • 查收录
  • 百度一下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大全 > 范文大全 > 总结与计划>河道保洁管理制度范文 河道保洁员工作职责内容

河道保洁管理制度范文 河道保洁员工作职责内容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8日 10:01:38

清澈的河道是城市生态的命脉,关乎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有效维护河道清洁,防止污染,保障行洪安全,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河道保洁管理制度》至关重要。该制度旨在明确职责、规范作业、确保长效。本文将提供多篇不同侧重的河道保洁管理制度范文,以供参考施行。

河道保洁管理制度范文 河道保洁员工作职责内容

篇一:《河道保洁管理制度》

(综合性行政管理版本)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河道管理,维护河道清洁,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河道行洪、排涝、供水功能,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相关地方性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等级河道(含湖泊、水库、人工渠道)的日常保洁及管理活动。

第三条 河道保洁管理工作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专业运作、社会监督、长效保持”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化运作、公众参与的管理体系。

第四条 本制度旨在通过明确各方职责、规范作业标准、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实现河道水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水体无明显异味、水环境设施完好整洁的管理目标。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第五条 设立市级河道保洁管理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市河道保洁工作,审定重大政策,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区域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 市水务局是全市河道保洁工作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一)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订和解释工作。
(二)组织编制全市河道保洁专项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三)指导、监督、协调各区(县)河道保洁工作的开展。
(四)建立全市统一的河道保洁监督考核体系,并组织实施。
(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确定市管河道(跨区、重要骨干河道)的专业保洁单位,并对其进行合同管理。

第七条 各区(县)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河道保洁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职责包括:
(一)根据本制度和市级规划,制定本区(县)河道保洁实施方案。
(二)落实保洁经费,明确本级河道管理机构。
(三)组织实施辖区内河道的日常保洁工作,对镇(街道)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四)负责处理本辖区内涉及河道保洁的投诉、举报和突发事件。

第八条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是河道保洁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主要职责包括:
(一)落实“河长制”,组织村(居)委会、保洁人员开展日常巡查和保洁作业。
(二)对辖区内的企业、商户、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其自觉维护河道环境。
(三)建立日常巡查台账,及时发现并处置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行为。
(四)负责辖区内河道保洁垃圾的收集、转运工作。

第九条 其他相关部门职责:
(一)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监督河道水质,查处向河道非法排污的行为,提供水质监测数据支持。
(二)市城市管理局:负责河道沿岸市政设施的管理,查处向河岸、桥梁倾倒垃圾、渣土的行为,做好垃圾中转和处置的衔接。
(三)市财政局:负责将河道保洁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章 保洁范围与标准

第十条 保洁范围:
(一)水域范围:河道管理范围线内的所有水面,包括主河道、支流、汊河、河口等。
(二)陆域范围:河道两侧堤防、护岸、滩地、绿化带及管理道路。具体范围由河道管理蓝线界定,无蓝线的区域原则上为堤顶(或岸顶)向外延伸5至10米。

第十一条 保洁标准(一级标准,适用于中心城区及重要景观河道):
(一)水面:全天候保持清洁,无成片漂浮物(如塑料制品、白色泡沫、动物尸体、大面积水生植物等)。巡查发现的零星漂浮物,应在1小时内打捞完毕。水面无油污、无异味。
(二)河岸(堤防、滩地):视线范围内无暴露垃圾、废弃物、渣土。岸坡整洁,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
(三)绿化带:无杂草丛生,无枯枝败叶堆积,无白色污染。
(四)设施:护栏、警示牌、标志桩、闸门等水利设施表面清洁,无破损、无乱涂乱画。

第十二条 保洁标准(二级标准,适用于非中心城区的一般性河道):
(一)水面:每日定时巡查打捞,基本无明显漂浮物。巡查发现的漂浮物,应在4小时内打捞完毕。
(二)河岸(堤防、滩地):每日定时清理,基本无暴露垃圾。允许有少量、零星的落叶等自然废弃物。
(三)其他标准同第十一条。

第十三条 保洁标准(三级标准,适用于郊区、农村河道):
(一)水面:定期巡查打捞,水面无长期滞留、影响观瞻和行洪安全的漂浮物聚集区。
(二)河岸(堤防、滩地):定期清理,确保无大量垃圾堆积,不影响堤岸稳定和泄洪通道。

第四章 作业管理与规范

第十四条 作业模式:
(一)市、区(县)级河道管理机构应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择优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经验和实力的专业保洁公司承担保洁任务。
(二)保洁公司应组建专业的保洁队伍,人员配置、船只设备等需满足合同要求。
(三)保洁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工作证,岗前需接受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培训。

第十五条 作业流程:
(一)日常巡查:保洁队伍按划定责任区、规定路线和频次进行巡查,水陆同步。巡查时应详细记录时间、地点、发现问题、处理情况。
(二)打捞作业:水面保洁应采用保洁船只结合人工的方式进行。对重点区域(如闸口、桥墩、河湾)应加密打捞频次。
(三)岸坡清理:岸坡垃圾应由人工捡拾,集中袋装。严禁将岸上垃圾扫入河道。
(四)垃圾处置:打捞和收集的垃圾应运至指定的临时堆放点,做到日产日清,由环卫部门统一转运至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置。动物尸体等特殊废弃物需按相关规定进行特殊处理。

第十六条 安全管理:
(一)所有保洁人员必须配备救生衣、防滑鞋、手套等劳保用品,水上作业人员必须穿戴救生衣。
(二)保洁船只应具备合格证件,配齐消防、救生设备,定期进行检修保养。
(三)严禁在雷雨、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水上作业。
(四)作业时应在明显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对过往船只和行人造成影响。

第五章 监督考核与奖惩

第十七条 监督机制:
(一)政府监督:市、区(县)河道管理机构通过日常巡查、随机抽查、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等方式,对保洁作业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
(二)社会监督:设立河道保洁监督热线和网络举报平台,聘请社会监督员,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对举报查实的问题进行奖励。
(三)第三方评估:定期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河道保洁效果、公众满意度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

第十八条 考核办法:
(一)考核采用月度考核、季度评估、年度总评相结合的方式。
(二)考核内容包括:保洁标准达标率、作业规范执行情况、人员设备到位率、巡查记录完整性、投诉处理及时率、安全生产情况等。
(三)考核结果与保洁服务费支付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单位予以奖励或在续签合同时优先考虑;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根据合同约定进行扣款、警告、直至终止合同。

第十九条 责任追究:
对在河道保洁管理工作中履职不力、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由纪检监察部门依规依纪进行问责。对向河道倾倒垃圾、非法排污等违法行为,由相关执法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制度由市水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各区(县)可根据本制度,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二:《河道保洁管理制度》

(市场化保洁公司作业手册版本)

第一章 总则与公司承诺

1.1 目的
本手册旨在为公司全体河道保洁项目员工提供一套标准化、系统化、可操作的工作指南。通过规范每一项作业流程、明确每一位员工的职责与安全要求,确保我们向客户(政府主管部门)交付高质量、高效率的河道保洁服务,实现“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客户满意”的核心目标。

1.2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河道保洁项目,涵盖水面保洁、岸线保洁、设施维护、应急处置等全部作业内容。全体项目经理、班组长、保洁员、船只驾驶员、后勤保障人员均须严格遵守。

1.3 公司承诺
我们承诺:

第二章 岗位职责与行为规范

2.1 项目经理

2.2 班组长

2.3 保洁员(水面/岸线)

2.4 船只驾驶员

2.5 员工基本行为规范

第三章 日常保洁作业标准流程(SOP)

3.1 水面日常保洁SOP

3.2 岸线日常保洁SOP

第四章 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4.1 安全培训

4.2 水上作业安全

4.3 陆域作业安全

第五章 应急预案

5.1 突发水体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5.2 人员落水应急预案

第六章 附录

篇三:《河道保洁管理制度》

(社区与志愿者参与模式指导方案)

一、活动总则:共建清澈家园,共享碧水蓝天

为了激发社区居民、社会团体及广大市民的环保热情,培养爱护家园、保护水环境的公共意识,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河道管护新格局,特制定本“护河志愿者”活动管理指导方案。本方案旨在为社区组织、志愿者团队及个人参与河道保洁活动提供清晰、安全、有效的指引。

二、组织与招募

(一) 组织架构

(二) 志愿者招募

三、责任区划分与“微河长”认领制

(一) 责任区划分

(二) “微河长”认领

四、活动流程与安全指引

(一) 集中活动日流程

(二) 核心安全指引(必须遵守)

  1. 禁止下水: 所有志愿者活动严禁任何形式的下水打捞或涉水行为。保洁范围仅限于岸坡、滩地等脚可触及的陆地区域。
  2. 结伴而行: 严禁单独行动。即使是日常自发巡查,也必须至少两人同行,以便相互照应。
  3. 注意防滑: 河岸湿滑,尤其在雨后或有青苔的区域。请务必穿着防滑、舒适的鞋子,行走时注意脚下,缓步慢行。
  4. 远离陡坡: 不要在无防护的陡峭岸坡边缘行走或作业,防止失足坠落。
  5. 规避危险品: 如发现医疗针头、化学品瓶罐、破碎玻璃等尖锐或危险废弃物,切勿用手直接触碰。应用工具夹取,或做好标记并立即报告社区负责人处理。
  6. 关注天气: 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取消或中止所有户外护河活动。夏季高温时段应注意防暑降温。
  7. 儿童监护: 欢迎家长携带儿童参与活动,但家长必须全程履行监护责任,确保孩子在视线范围内和安全区域活动。

五、物资保障与激励机制

(一) 物资保障

(二) 激励机制

六、沟通与反馈

(一) 建立沟通平台: 建立“XX社区护河志愿者”微信群,用于发布活动通知、分享护河知识、交流活动心得、即时上报问题。
(二) 设立监督热线: 公布街道河长办和社区的监督电话,24小时接受问题举报和意见建议。
(三) 定期座谈会: 每半年召开一次志愿者座谈会,听取大家对护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改进方案,让每位志愿者的声音都被听见、被尊重。


篇四:《河道保洁管理制度》

(基于绩效考核KPI的管理体系)

第一部分:总则与考核原则

1.1 目的
为建立科学、量化、高效的河道保洁管理与监督机制,打破传统“大锅饭”式的管理模式,本制度引入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旨在将河道保洁工作的成效与服务提供方(无论是内部团队还是外包公司)的利益直接挂钩,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实现成本效益最优化和保洁质量的持续提升。

1.2 适用对象
本制度适用于对河道保洁服务承包商的履约评估,或对内部河道管理所(站)及其下属保洁队伍的绩效考核。

1.3 核心原则

第二部分: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

本体系分为四大维度,共计100分,权重可根据不同河道的管理要求进行调整。

2.1 河道环境质量(权重:60%)

2.2 作业过程规范(权重:20%)

2.3 管理与响应(权重:10%)

2.െയ 内部管理(权重:10%)

第三部分:数据采集与核查机制

3.1 数据来源

3.2 考评小组
由主管单位代表、第三方专业机构人员、沿岸社区代表共同组成,确保评估的客观性与独立性。

第四部分:绩效评估与结果应用

4.1 评估周期

4.2 结果应用(以服务外包为例)

第五部分:附则

5.1 本制度的各项KPI指标及其权重,可由主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在与被考核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
5.2 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归主管单位所有。

特别声明

《河道保洁管理制度范文 河道保洁员工作职责内容》更新日期为:2025-07-18 10:06:38;目前浏览的小伙伴达到酷奇猫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以及网站收录)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想了解查找更多总结与计划可以直接搜索查询。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381291555@qq.com

相关文章

最新网站

热门网站

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