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驾车时扭头辨认车辆并伸手找手机发消息,上海司机梁某某(化姓)撞上两名正在道路施工的维修人员,致其抢救无效死亡。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近日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缓刑三年,这起因瞬间分心引发的悲剧再度为交通安全敲响警钟。
法院审理查明,事故发生于2025年2月20日清晨。此前一晚,梁某某在青浦区朋友家中聚会至深夜11点,留宿后于次日清晨驾车返回金山区住所。当车辆行驶至某路段时,迎面驶来的一辆红色轿车引起其注意——因觉得车辆眼熟,梁某某下意识扭头辨认,随后伸手去拿放在车内的手机,想给朋友发消息确认是否为其车辆。
这一连串分心动作让梁某某完全忽视了前方路况。监控画面显示,其驾驶的车辆未减速、未避让,径直撞上道路维修人员提前安放的警示标志,随即撞向正在机动车道内作业的两名维修人员及一旁的维修车辆。巨大的冲击力将两人撞飞数米远,维修车辆也被撞翻在地,现场一片狼藉。
事故发生后,梁某某立即下车查看情况,慌乱中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尽管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救援,但两名维修人员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梁某某因驾驶时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对事故负主要责任。
青浦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梁某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在驾驶过程中实施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导致发生重大事故,致两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案件办理期间,梁某某自愿认罪认罚,向被害人近亲属表达了诚恳歉意,并积极履行了赔偿义务,取得了家属的谅解。
6月27日,法院综合考虑其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及赔偿情况,作出一审判决: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梁某某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缓刑三年。
"几秒钟的分心,毁掉了两个家庭。"承办检察官在案件评析中指出,驾车时接打手机、捡拾物品等行为极易引发事故,驾驶员必须时刻保持专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驾驶分心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超过20%,已成为马路安全的"隐形杀手"。
此次判决引发社会对驾驶行为规范的热议。有网友表示,缓刑判决体现了对悔罪态度的考量,但更应警惕"分心驾驶成本低"的误导;交通部门则呼吁,驾驶员需深刻认识到"分心即危险",杜绝驾车时使用手机等危险行为,共同守护道路安全。
目前,梁某某已开始缓刑考验期。这起事故再次警示:方向盘上的专注,是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
来源:澎湃新闻